红网时刻12月3日讯 怎样更好地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12月3日,新邵县教育局在县思源学校报告厅举行2021年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培训会,来自全县各公、民办幼儿园园长、试点园的所有任课教师,试点校校长、教导主任、一年级任课教师100余人与会,共同探讨合理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怎样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
开班仪式上,新邵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晓东要求与会人员转变思想,提高认识,认真把握国家政策,落实好《新邵县幼儿园小学科学衔接试点园(校)教师培训方案》为切实转变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形成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提供依据;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幼儿园教师要为孩子做好生活准备、学习准备、入学准备以及终生学习的准备;小学一年级教师要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关注学生差异,运用课程改革;要认真总结,不断前行,要用想干事的态度、能干事的拼劲、干成事的决心,不断探索科学幼小衔接摸式,以儿童为本,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袁仕森详细的解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及<湖南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做好湖南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有关工作的通知》《邵阳市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新邵县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坚持以儿童为本,坚持双向原则、系统原则、规范规范。把握好连续性、整体性、可持续性,教育、科研、家园校四级联动促进儿童完美过渡。小学一年级要实行零起点教学,缓解家长焦虑症,争取试点校(园)2022年出台经验,全县推广。
新邵县机关幼儿园园长石谜对《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进行了解读,她表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材料和环境则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无字书’,是触发幼儿实现多元学习与发展的媒介。希望通过这次培训活动,为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媒介这一交汇点上架起幼小双向衔接的“纵深式”交流平台。
幼儿园要“玩”好,小学要怎么转变?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是儿童成长的必经过程。”新邵县第一完小教师陈素琨表示,相比幼儿园,小学一年级的教学需要“五个改变”,包括理念、环境和材料、作息时间、课程、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中理解题意,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为后面学习应用题理清解题思路打下了基础;既注重学生思考方法的引导,更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的活动是新邵县开展幼小衔接尝试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今后,教育局还将组织更多的幼儿园和小学共研科学幼小衔接。”新邵县教育局教研室刘彦辰表示。幼儿园老师要有一定的目标意识,反馈意识。在课堂上要尽量关注孩子的“察问听说”能力,做到引退有法,注重课堂的严谨性和有效性。其次,要做好家长的宣传,和家长相互沟通,缓解他们的忧虑和压力。“这种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同时参与的教研活动非常好,强化了幼小双向科学衔接意识。”新邵县教育局教育股幼教专干彭艳姣在总结中表示,幼儿园要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兴趣树立意识为主,切实做好“零起点”教学,幼小双方更要尊重孩子“已有”和“没有”的准备,各自都要有预见性措施,真正做到衔接有度。
会上,该县8所试点校(园)签订了合作协议,小学一年级名师与幼儿教师上了示范课,面对面进行了交流。一年级老师提出了一年级新生在入学适应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倾听、坐姿、卫生习惯、劳动教育、阅读习惯等,希望幼儿园老师能超前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让孩子提前有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幼儿园老师也针对一年级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交流、细致沟通,并对“零起点”教学、教学方式衔接、教学目标衔接等方面提出困惑和需求。
培训后,与会教师纷纷表示,不仅让小学教师更清晰地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特点和幼儿学习、发展的状况,同时也为幼儿园与小学教师近距离交流沟通提供了互动平台,为幼小双向衔接、深度衔接、科学衔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刘纪新
编辑:刘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xinshao-wap.rednet.cn/content/2021/12/07/10535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