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琨,字维汶,另名翰丘,1901年生于新化县大同镇时荣桥村(今新邵坪上镇时荣村)。其父周帛邢,家境富裕,而审势达理,思想开明,生六子,有四子参加过早期革命活动,其中三人为革命壮烈牺牲。周琨排行第四,自幼资质聪颖,胆识过人。其前额后脑均突出,故人称“扁桶脑壳”。1921年(辛酉)新化苦旱不雨,溪水断流,农田龟裂,禾稻失收,贫苦农民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周琨虽是富家子弟,却对农民的悲惨遭遇十分同情,劝说父母将家存的余粮拿出接济饥民,继又组织并带领饥民到“阔老倌”家轮流“吃排饭”才勉强度过罕见的灾荒。年甫弱冠,以好义勇为,“扁桶”之名遂扬于乡里。
1922年,周琨考入省城法政学校,当时长沙革命活动十分活跃,他在这里接触了新的思潮,积极参加了反对赵恒惕及声援萍乡被难工人的示威游行,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回时荣,以在“樟树贫民学校”任教为掩护,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吸收了周荣桂等加入共青团。1926年6月,周廷举率“暑期社会服务团”从长沙回到新化,周琨迅即与其取得联系。在中共新化特支领导下,大同镇于1926年秋先后建立了第三区农民协会、中共大同区苏维埃政府等,所辖十五村皆相继成立了农会组织;筹建了国民党新化县第三区党部,周琨任区党部常务委员;接收原地方武装并改编为区农民自卫队;培养了大批农运骨干,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集会游行。周琨及中共新化县特支书记、国民党新化县党部常务委员周廷举,均在大同学校操坪向集会群众发表演说,号召农民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保护乡民利益,实行清仓平粜,阻止土豪谷米出境。富豪谢德山抗拒农会决定,企图偷运粮食到处地卖高价,周琨闻讯即带领农协会员找他清算,农会干部周才有一把揪住谢德山的山羊胡子,要牵他去四乡游团,谢只得低头认错。原大同团总李次淮,是一个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恶棍,暗中勾结土劣破坏农民运动,当周琨下令逮捕他时,他闻讯后溜之大吉,暂时逃脱了农会的惩罚(解放后伏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全区农民运动迅猛发展,熊熊烈火,大有烧天之势,造成当时新化县八上区中“发动最早、行动最迅速”的重点区。
12月,在中共新化县特别支部领导下成立中共大同镇学校支部,周琨任支部书记,全镇党员发展到20多人。早在1926年2月,周琨在新田铺、龙口溪一带从事革命活动,被板子山老虎岩寨主刘彪劫持上山。刘见周琨有文化,胁迫其落草为寇。周琨决定将这支土匪队伍改造为革命队伍。经请示中共新化县特支,并得到书记周廷举同意后,周琨与特支派来的中共党员周维渥、周释痴一同精心策划,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终于将土匪改造成革命队伍。1927年1月,根据特支的指示,将这支队伍命名为“老虎岩自卫纵队”,周氏三兄弟成为这支队伍的主要领导:周维渥任政委,周琨任大队长,周释痴任副大队长兼参谋。1927年5月下旬,周琨按照周廷举的指示,率领老虎岩自卫纵队和大同区农协自卫军向蓝田方向进发,在金竹山木杉坳与陈光中率领他的反动军队发生激烈战斗,周琨沉着、冷静指挥战斗,勇敢地向敌人攻击,打退了反动军队的多次进攻。战斗中,有几位自卫队员身负重伤。为保存实力,趁着天黑,周琨指挥自卫队员利用熟悉的地形,迁回撤离,甩掉敌人,赶回大同镇。不久,受党的指示,老虎岩自卫纵队改为老虎岩游击支队,周琨担任支队长。在周琨的领导下,游击支队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不断吸收队员,购买枪支弹药,以扩充实力,建立了板子山地区革命根据地。
1928年初,周琨的三哥周释痴被捕,在邵阳殉难。周琨为三哥的惨死而异常悲愤,革命意志弥坚。由于叛徒出卖,周琨被捕。周琨被捕后,很快被送到新化县城。1928年4月21日清晨,张一权下令将周琨杀害于新化县城外西门岭。被杀害前,周琨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气势如虹,响彻云霄。碧血洒萸江,革命先驱悲早逝;英灵归大禹,中华后起仰高标。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名,为周琨补发了烈士证书。
来源:新邵新闻网
作者:刘新源整理
编辑:刘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xinshao-wap.rednet.cn/content/2021/07/22/969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