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新邵县龙溪铺镇:实现三个转变,服务广大群众
2014-07-29 08:57:15 字号:

  新邵新闻网7月28日讯(通讯员 李锦绣)“侯书记,我的房子地基已经打好了,就要开始建了,很快就有新屋住了!”“那就好,你们的日子过得好就要得,我这书记才算没白当。”7月28日,新邵县龙溪铺镇牛山铺村李继松向该镇党委书记侯平安报告了一个好消息。李继松家庭相当困难,一家四口住在两间不足二十平米的木房子里,木房子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已相当破损。侯平安书记在牛山铺村走访掌握情况后,把李继松做为一个重点帮扶对象,首先帮扶他进行危房改造。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龙溪铺镇党委政府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一活动主题,通过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着力转变群众观念,锤炼干部作风,提升群众致富能力。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切实转变群众观念。访镇践行群众路线,着力破解群众来信来访难题,建立“四抓四促”信访工作方法,抓制度建设,促工作责任落实、抓工作联动,促矛盾纠纷排查、抓领导包案,促重点矛盾化解、抓办结回访,促协议履行到位。为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设立了群众工作指南,将党政领导的办公地点和联系方式标注于上,并在党政综合办设立群众工作问询处,方便群众咨询。该镇进行了“信访秩序规范化,办理程序制度化,领导接访常态化,服务群众人性化”的有效尝试,把群众上访变成干部下访,除坚持每周四的村集中办公外,各片每周至少到全片各村走访一次,使人民群众的诉求渠道更加通畅,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合理诉求,从根本上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今年上半年,该镇签订息访协议11份,化解信访积案6起,信访总量明显下降。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切实转变致富观念。该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下大力气发展教育,提高群众致富能力,全镇人民致富路上“造血功能”稳步增强。该镇广泛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引导党员和困难群众树立信心,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结合农业产业特点和群众的要求,采取送技术下乡、现场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广大群众的致富能力。今年,共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讲学40余批次,实地指导村民开展科学种植,受指导村民普遍表示特种作物种植技术明显提高。共举办了金银花、油茶、面点制作、果树栽培等实用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村民1200余名。在受培训村民的带领下,全镇新建特种作物基地900余亩。注重项目推动发展。为改善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出行难、饮水难等问题,在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时,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最紧急的问题,使其发挥最大效益。近两年,全镇新建公路26公里,硬化13.2公里,受益群众达13000余人,新建安全饮水工程16处,解决8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切实转变服务观念。该镇党委政府在服务民生上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各项工作。为落实防汛责任,该镇从人员、物资、应急预案等方面做到科学安排、周密部署,于3月份开展汛前专项检查整治,对所有引水渠道、防洪沟、堤坝等设施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针对去年特大干旱的情况,该镇防汛、抗旱两手抓,两不误,在着力排查的基础上,加强对渠道、水沟等设施的建设,确保旱涝保收。大桥村村民反映,该村4、5、6组农田的水渠堵塞严重无法通水,将影响水渠下游近200亩农田的灌溉。水利站工作人员和驻村干部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原水渠通过居民区下面,已无法疏通,只能新建。经县水利局现场勘察,新设计了一条高标准的水渠,新水渠于5月中旬竣工通水,确保了春耕生产,也为今后的抗旱工作打下了紧实的基础。加强地质灾害演练。6月18至20日,在全镇12个地质灾害易发村进行了防御山洪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100余人参加,通过演练,增强了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处置突发山洪地质灾害的能力。

来源:

作者:李锦绣

编辑:xieyingchun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