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做好新时期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三点思考
2013-03-22 09:04:57 字号:

  当好基层宣传部长,不断提高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科学化水平,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应该把握要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

  一、把握要点,构筑新格局。一是目标量化,变虚任务为实指标。年初,通过仔细调查研究、层层召开会议、反复认真讨论,按照省委、市委“四创四争”目标管理要求,把宣传思想工作分解成理论社科、新闻宣传、思想教育、文化事业、文明建设等10大块和县委中心组学习、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新闻上稿、典型推介等32项目,32项目又细分为106个具体的任务指标,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晰。二是责任细化,变小宣传为大宣传。将理论文章撰写、新闻上稿、通讯员队伍建设、报刊发行等硬任务,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文件等形式,细化分解到各镇乡和县直各单位以及具体的责任人。做到事与人有力对接,彻底改变宣传部门“单干”的局面,形成大宣传格局。三是考核硬化,变被动做为主动干。制 定出台各镇乡和县直各单位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考核细则,年底严格按照考核细则对各镇乡和县直各单位进行具体量化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全县的绩效文明考核内容。宣传系统内部相应出台具体的考核办法,采取自评、互评、讲评等方式进行考核,对不称职的采取取消评先评优、轮岗等措施。

  二、突出重点,强化新举措。首先,做强队伍,激发活力。通过严格目标考核、完善新闻宣传和舆情信息工作奖惩制度、建立人才培养引进机制等措施,打造能力互补、团结互助、配合有力、沟通有序的基层宣传思想团队,形成了一种“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良好氛围。现全县有聘请的理论辅导员15人、理论宣讲员30人、通讯员50人,注册的志愿者服务团队42个。其次,做大阵地,夯实基础。为适应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新发展,去年挂牌成立了“红网新邵分站”,着手开通“红网手机报”,在宣传新阵地建设上赢得了先机。完善县图书馆、文化馆、镇乡文化站等传统阵地建设,并全部对外免费开放。2012年图书馆免费接待读者5000余人次;文化馆共举办声乐、舞蹈、器乐等培训班150班次,学员达2000余人;全县完成农家书屋建设工程377家;县人民广场宣传橱窗新增固定版面15个,全年共出刊6期110块版;县城主要街道新建文化站牌80个。再次,做好制度,畅通渠道。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上,实行“一月一学习”制度,规定各中心组每月至少学习1次,每次至少学习1个理论热点,每名中心组成员每年至少写1篇 理论文章或心得体会;在新闻报道上,采取分级分类奖励制度,按照县、市、省、中央四个层级和头版头条、头版、其它版面三个类别,对在党报党刊或电视电台的上稿、播报节目等予以奖励表彰;在网络舆情、内部管理等工作上,分别建立了通报交流、目标考核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条理有序。

  三、打造亮点,力求新成效。第一,善于总结,在日

  常工作中提炼亮点。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对全县各级党组 (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日常工作,从“把握三个环节”、“搭建四张平台”、“创新五个载体”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月一主题”的中心组学习模式。“一月一主题”的学习经验经《红网》等媒体推介后,在全市乃至全省引起良好反响,在2012年全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表彰会上被评选为全省“十大学习活动”之一。第二,善于挖掘,在平凡生活中发现亮点。2012年7月25日傍晚,返乡探亲战士雷湘君在资江河边勇敢救起了一名落实少年。通过深度的挖掘采访,中央电视台、新华网、湖南日报、邵阳日报等100余家媒体分别对雷湘君舍己救人的事迹进行了报道。雷湘君被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军区授予“见义勇为好战士”荣誉称号,成为新一代军人和80后青年学习的好楷模。第三,善于创造,在不断创新中培育亮点。针对理论宣讲 “上热下冷”的现状,注重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深奥难懂的道理,使群众坐得下、听得懂、记得牢。相继编写发放了《新邵》等刊物,开通了“理论服务网络直通车”、科技服务专家QQ热线等,免费为群众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来源:

作者:杨小凌

编辑:xieyingchun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